Five measures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promulgate the Food Law as soon as possible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已经实施过半,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时说:“粮食安全要靠自己”,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更是把粮食安全摆在首位。看市县书记们的讲话,就连粮食主产区也没有纳入议事日程,更不用说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重大战略问题来考虑了!这是为什么呢?又该如何解决呢?
市县书记们为什么都不拿粮食安全当回事?
一是与成长进步无关。市县书记,有责任的东西,有硬性规定和要求的东西,要拿话来说的东西,也就是关系到他们“帽子”的东西,他们都会主动去抓,想尽一切办法去抓,千方百计去抓,创造性地抓。一旦与他们的“帽子”无关,说得再好,要求再严,规定再多,他们都视为耳边风,连根汗毛都不会立一下。《粮食法》立法呼吁多年,2012年才形成一个征求意见稿,正式立法到目前为止还不见踪影。废除农业税前,多数农民靠交公粮来交税。废除农业税后,市县书记感叹,对农民是否种粮,种多少粮的最后一点约束都没有了。没有了农税压力,市县书记们对粮食生产也就不管不问。农民呢?想种就种,不想种就算了!
二是为财政收入逼迫放弃。粮食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但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太低,媒体报道:中部某省粮食产量在10亿斤以上的52个县市,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甚至“粮食产量越高,财政负担越重”。农民“种粮一年,不如打工半月”。中央和省的项目都需要市县的配套资金,而“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生态大县,经济小县”的困窘从体制上迟迟得不到改变,逼着农业大县、生态大县偏离自己的“主业”,搞园区,上工业。
三是种粮补贴养了“懒汉”。中央的各类惠农资金不少,但是分解在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的几十个项目中,无法形成合力。特别是“惠农政策资金部门化、惠农部门设置重叠化”让市县书记们很头疼。这些年来,粮食补贴越来越失去了它的作用:有钱的不在乎这点补贴,穷的靠这点补贴也发不了家,有钱的不种粮食或者是将土地撂荒,没钱的因为穷而承包不了大片农田。中央和省级检查组检查各项惠农政策措施时,不论是市县还是农民,都说好,是因为乡镇干部了解情况不敢说,农民不会说。市县通过争取从上级部门拿到的资金,很多没有用到农民、农业上。种粮补贴,本来应该发给种粮农民,以保护种粮积极性,但是,又规定要直接把补贴转到农户的存折上。农户种不种粮都可以得到补贴,市县书记们手中的“令箭”就此变成了“鸡毛”。
四是市场供给带来的错觉。1998年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原有延伸到乡镇的国有粮站在取消农业税后基本倒闭。没有粮站,城镇居民还是有粮吃,而且品种多,价格也不贵。“东北大米”“泰国大米”“韩国大米”“美国大豆”“美国玉米”“巴西小麦”,商人的眼光和能力比地方政府强多了,让市县书记们产生了“我不生产粮食,市场上照样有粮食”“我生产粮食,还要贴本”的错觉。越是工业发达的市县,书记们越是不为购买粮食发愁。市县GDP和财政收入排名,也让粮食大县放弃了粮食生产,把心思用在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上。
五是因粮食增产盲目自信。这些年来,杂交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大棚种植技术广泛推广,除草剂、杀虫剂等大量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目前,稻谷亩产多在400公斤以上,小麦300公斤以上,玉米450公斤以上。粮食主产区多是两熟,甚至是三熟。这也是在耕地减少、播种面积下降、一些地区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十几连增的关键所在。还有就是统计加估计。粮食总产量,国家、省一级是根据抽样调查县的抽样调查结果推算的。抽样调查只解决了粮食总产量的整体估算问题,很难得出准确的粮食产量数据。抽样调查的样本数量少、均匀性差、代表性不强、不具随机性。分类粮食产量还得靠全面统计。全面统计,受登记错误、统计精度、行政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以及统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容易造成统计结果严重失真。
六是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2010年起,我国所有粮食品种价格全都高于国际市场离岸价格。如果粮价继续上涨突破配额外交税后的“天花板”价格,我国“入世”时谈定的关税配额“防火墙”将完全失去保护作用,我国现行调控和稳定粮食市场的政策措施也将全部失效。2013年食糖市场开始失守。按目前趋势,预计10年内,水稻、小麦和玉米将相继步大豆和食糖的后尘,贸易的国门洞开,完全暴露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2005年以来,以转基因为主的玉米、大豆、小麦抢占我国粮食、油料市场。2009年进口转基因大豆4500多万吨,是当年我国大豆产量的3倍。去年以来,我国退回的转基因玉米累计超过200万吨。价格问题和转基因问题成为目前最为纠结的两个问题。
七是粮食收储制度不合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各省(区、市)储备数量:“产区保持3个月销量、销区保持6个月销量”。由于陈粮市场价格比新粮低,消费者更多愿意购买新粮而不是陈粮,导致许多粮库实际储备不足。对委托收购和保管的粮食,收储公司按每百公斤2元左右拨给收购费用,按每百万公斤每月600元左右拨给保管员工资,按年平均保管量每百万公斤每年5600元左右拨给保管费,使得购销亏损大,不愿意收储。省级储备粮食保管费补贴为每年每市斤0.05元。省储备粮食管理总公司管理费提取标准:按平均库存计算,粮食每年每市斤0.0025元;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提取管理费后,承储企业储存省级储备粮食的费用“补贴收入”计提标准:按平均库存实物量计算,粮食每年每市斤0.0475元。谁储谁贴。再有,农民觉得国有粮库收储挑三拣四,又没有征购任务,因而少种、不种。
把粮食主产区市县书记绑定在粮食安全上的战略构想
确保粮食安全,一个是数量安全,粮食基本自给;一个是质量安全,无毒无害。粮食安全不关某个市县书记的事,几个、几十个、数百上千个市县书记的事,而是“国之大事”。要让市县书记站到“国”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抓落实,就要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峰回路转,切实有效。
1.尽快出台《粮食法》。抓粮袋子,首先要立法。于法有据,才能抓而有效。2012年2月《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但直到如今还未正式出台。首先,确保粮食安全需要立法。美国农业也曾经历大面积的污染,美国1990年的调查评估报告显示,美国农业污染占地表污染总量的68%~83%,导致50%~70%的地面水体受污染或受影响。美国从政策、技术、法律等多方面有效控制农业生产中高毒性农药的投放,有效地缓解了农业污染状况。2006年时,美国的农业污染面积就比1990年减少了65%。其次,解决“中央急,市县不当一回事”的问题需要立法。现行国家粮食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发改委领导下,国家粮食局与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共同管理的体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不能把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储备、保障粮食安全的职责落实到市县“一把手”的头上。没有市县书记支撑的粮食安全,好比空中楼阁。当然,确保粮食安全,没有必要考核所有市县,只需要考核粮食主产区。立法明确粮食主产区干部考核任用标准,就能把分开的心思合拢。
2.改变补贴方式。抓粮袋子,就要保证农民的收入。有收入,能化解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才能不令而行。改变粮食补贴方式的呼声这些年来很高。目前比较集中的,一是直接补贴。由种粮补贴改为粮价补贴,取消其他补贴。由过去的粮食面积补贴改为粮食产量补贴,让所有种粮农民直接受益。具体计算方法是:补贴额度=政府核定的补贴面积×规定的补贴单产×单位产量补贴额。二是差额补贴。具体办法是:先由政府制定目标价格,保证农民收入,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就对农民进行差额补贴,差额补贴幅度为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贷款利率两者中的较高者之差。当市场价格高于贷款利率时,差额补贴幅度为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之差;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利率时,差额补贴幅度为目标价格与贷款利率之差。三是贷款补贴。在贷款到期前,如果粮食市场价格高于贷款利率,农民可将粮食出售然后偿还贷款及利息;如果粮食市场价格低于贷款利率,则农民在贷款到期时可以不必归还贷款,而是将粮食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贷款利率实际上是一种支持价格,通过这项政策保证农民所得到的价格不会低于贷款利率,以此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四是保险补贴。鼓励商业保险组织参与农业保险。通过再保险的方式,降低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农业保险的风险,调动积极性。政府给予投保农民50%~80%的保费补贴,使农民只需支付很少的保费就能参加农业保险。五是灾害补贴。通过特别灾害援助计划,对因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的收入损失进行补贴,以帮助受灾对象稳定收入以及恢复生产。同时,为杜绝农资厂商跟风涨价,攫取农民种粮利润,每年由国务院出台农资厂商和经销商农资产品指导价,维护种粮农民利益。
3.实施财政补偿。抓粮袋子,就要抓钱袋子。不为财政收入发愁,才能改变市县书记们的态度。财政收入,作为市县的真金白银,是市场经济中,市县书记们关注的重点,也是市县的底子和脸面。要改变粮食主产区市县书记们的态度,不在财政上打主意,是不行的。目前,多数粮食主产区财政收入不足工业区的四分之一,越是粮食主产市县,财政收入越少。一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应在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增产幅度,以及粮食主产区公共服务支出需求,测算安排转移支付额度,努力缩小粮食主产区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差距。二是通过中央财政扶持农超对接。出台促进农超对接的扶持措施,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给予财政支持,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三是以贡献来分配项目资金。在农业项目资金分配上给予倾斜,按耕地面积、人口数量、商品粮贡献率来分配项目资金,多向农业大县(市、区)倾斜,并取消或降低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四是将高附加值部分留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附加值高的部分在两端,一端是农业生产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一端是食品加工。目前粮食主产区普遍存在原料充足,但是加工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的问题,80%的粮食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还处在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仅有5%左右达到目前发达国家水平。粮食加工业质量标准、检测体系滞后,国内外不接轨。泰国稻谷15个等级,5个粒型指标,12个含杂指标,我国仅有4个等级,产品不适应国际市场,原料专用性不强,竞争力较弱,优质原料在物流过程中混杂影响加工品的等级和质量。再有“南方建仓” “北方建厂”导致南北方无序争夺粮源,粮食加工产业原料成本上升,产业化进程受阻。农业、食品加工及食品加工机械制造部署在粮食主产区,把粮食生产销售中附加值最高一部分建设在粮食生产区,就解决了粮食主产区为工业发愁,为财政叫苦,不愿种粮的问题。
4.主产区统产统销。抓粮袋子,就要权力集中。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钉子一个眼,才能抓到点子上。目前,粮食生产环节由农业部负责,粮食流通、加工环节由粮食局负责,粮食消费和进出口环节则由商务部负责,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卫生计委、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等都有权益,收费拨钱这一部分都不愿放,市县面对如此多的部门,处于弱势,农民们更是不知所措。因此,可以借鉴加拿大的做法,将权力集中在农业部、粮食局、质检总局。农业部,制定粮食政策、法律和国际贸易规则,负责处理贸易和农业政策问题。粮食局,垄断经营(最佳价格,瞄准市场,市场开发),统购统销(降低风险,利益均等,有条不紊),政府为后盾(保证初期付款,保证信贷销售,保证所有的贷款)。《加拿大谷物法》明确规定:加拿大出口和用于国内食品消费的小麦及大麦,由加拿大小麦局垄断经营,实行统购统销,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并给农民创造最高的收入。小麦、大麦的定价,全部由小麦局控制。小麦局通过建立综合账户,来保证农民获得销售收入,实行初步定价和最终结算价及二次付款。初步定价由政府规定,小麦局于年度生产之前公布。具体结算方式:农民送小麦时,按初步定价一次取得收入;稻谷年度之后,再根据实际销售价(扣除各种费用),第二次得到最终收款。如果市场价格大幅上扬和大量谷物销售高于初步定价,小麦局将及时调整付款办法,给农民增加一次或几次期中付款。质检总局,制定粮食的质量标准、质量检验办法,负责进出口粮食的质量最终权威性检验,从事粮食品质方面的研究和推广。
5.改革储备制度。抓粮袋子,就要抓调剂。仓储问题解决了,才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目前的国有粮库储备存在问题众多,2004年粮食系统改制以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层粮库生存艰难,无力承担国家储备粮食调控任务,大型粮库一方面向上虚报库存容量骗取保管费,另一方面通过倒卖“不允许动”的储备粮或出租粮仓在市场上盈利。对此,可采取“委托代储”的粮食储备制度。委托代储,是美国在粮食流通领域稳定粮食供给和价格的主要措施。美国的粮食储备制度与支持价格政策关系密切。粮食储备的执行机构是联邦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利率时,农民可以将粮食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这部分粮食就形成储备;如果在市场价格高于贷款利率时,政府需要增加储备,就从市场上购买。农产品信贷公司并不拥有粮食仓储设施,而是实行“委托代储”的办法,即粮食储备任务主要由政府委托那些技术设施、卫生条件较好的商业性粮食储备企业来执行,粮权属于政府,政府支付储存费用以及在储备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损耗和亏损等,而接受政府委托代储任务的仓储企业也必须按照政府的指令行动。委托代储既解决了“养家贼”的问题,骗保的问题,又可保证粮食储备安全。
- Prev
Super rice sets a new yield target of 16 tons per hectare in 5 years.
Yuan Longping, the father of hybrid rice, said at the Xiangjiang Forum held in Wangcheng, Hunan Province on the 21st that after making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fourth phase of the super rice project, he hoped to continue tackling key problems in the fifth phase, and suggested that the target of the fifth phase should be set at 16 tons per hectare. Super within five years.
- Next
Establishment of Organic Agricultur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a Green Food Association
The Organic Agricultur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a Green Food Association was established recently. Mr. AnderLeu, Chairman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 Union, sent a congratulatory letter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rganic Agricultur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and the convening of the working meeting, and hoped that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 Union and China
Related
- What do the flower language and meaning of Lutheran tree mean? Precautions for planting Lutheran tree
- Encounter Chaoshan Kongfu tea, not without this cup of Phoenix single clump
- The durian market in Vietnam and Thailand is flooded. The price of imported durian has plummeted by 30-40% in a month.
- Shanghai solved the problem of local vegetable supply by planting 80,000 mu of green leafy vegetables.
- Wageningen University has become the b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the world for the seventh time in a row.
- The strongest export season of South African grapes is full of challenges, with exports to Russia falling sharply by 21%.
- Sri Lanka is on the verge of bankruptcy, "Tea for debt" Organic Agriculture Revolution aggravates the Food crisis?
- Turning waste into earthworm manure and worm manure into organic fertilizer-A new choice for auxiliary farming
- Organic rice growers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nurturing agricultural talents! Yinchuan Sustainable Farm with Organic Life Camp
- Tunnel planting of Yuniu Little Tomato in greenhouse doubles yield and saves labor